天予昭晖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5节,皇长孙的团宠日常,天予昭晖,突出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孩子也一样,子子孙孙都只能勉强填饱肚子。”

“可是,只要克服困难,努力读书,考上功名,做了官,将来他的子孙也能读书,考功名、做官。”

张懋修想了想:“就算不做官,识文断字,也总能做些别的糊口。”

朱翊钧赞同的点点头:“懋修说得对。不过,所有人都不想种地,去读书,想做官,那就没有人种地了。”

“没有人种地,大家吃什么,朝廷也不需要那么多官吏,最后那些书读得不好的,还是得去种地。”

张懋修捋了捋这个逻辑,发现他说得没毛病。

一旁的冯保则是再一次对朱翊钧刮目相看,他说的这个道理,总结起来有一个词,叫内卷。

张懋修顺着他的思路说道:“反正都是种地,何必浪费时间读书,是这个意思吗?”

“当然不是!”朱翊钧坐正了身体,“种地也需要读书,只不过,读的不该是圣贤书。”

张懋修惊讶道:“那该读什么书?”

朱翊钧皱起眉头:“应该读那种能收获更多粮食的书。”他又看向冯保,“大伴,这算不算自然科学?”

冯保点头,温柔笑道:“算。”

张懋修摇摇头:“我没读过私塾,也没去过书院,但我知道,私塾和书院读的也是圣贤书。”

“大哥二哥都在国子监读书,除了《四书》《五经》,还会学一点骑射、算学和回回文字,但也不学如何种地。”

朱翊钧抬手,搭在张懋修肩膀上:“那你要努力了。”

张懋修问:“努力什么?”

朱翊钧笑道:“努力考状元,当上国子监祭酒,开设新的学科,让更多孩子读书。”

“说不得以后科举考试也不只考八股文和策问,也考别的。”

国子监祭酒,不仅掌管国子监事务,更要负责全国的教育工作。

这个饼画得不错,张懋修听完很是憧憬,考状元的动力更足了。

朱翊钧掀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,忽然喊道:“停车!”

他拉着张懋修从马车上下来,不远处的胡同口,正是穆宗喜欢的那间果饼铺。

几年不见,果饼铺又多了个小朋友,约莫三四岁,踮起脚尖,看着小摊上的点心流口水。

朱翊钧背着手,远远地看了一会儿,想起那个叫刘大实的孩子。

张懋修张了张嘴,不知该称他“陛下”还是“哥哥”,最后还是轻声唤了声:“哥哥。”

朱翊钧回过神来,问道:“简修爱吃什么?”

张懋修笑道:“他呀,什么都爱吃。”

朱翊钧让王安去买了几大盒果饼,自己留了一盒,剩下的给张懋修:“今天不小心劈断了他的桃木剑,买些点心哄哄他。”

“你拿回去,叫上嗣修和若兰一起吃。”

“……”

九月九日这天是重阳节,宫里有登高的习俗,朱翊钧一大早来到慈宁宫,准备陪皇太后去登万岁山。

一进入正殿,他就看见淑太妃跪在地上,嘤嘤哭泣。

淑太妃,就是穆宗的淑妃,以前的秦嫔,栖霞公主的生母。

皇太后坐在正前方,神色严肃,又实在为难,看到朱翊钧,便说道:“皇帝来得正好,这事儿你来处理吧。”

朱翊钧只看到站在一旁的小妹,伸手捏了把她的脸蛋儿,问道:“什么事?”

皇太后身边的宫女说道:“淑太妃偷了宫中一盏金茶壶,送出宫去。祖宗规矩,宫里的物件不可流落民间。”

“啊?”朱翊钧懵了,“什么金茶壶?”

淑太妃的贴身宫女回道:“是先帝所赐。”

朱翊钧又问淑太妃:“你拿金茶壶做什么?”

淑太妃给他磕头:“年初,臣妾的父亲就患了重病,家中贫寒无钱医治,大半年来,臣妾多次送银子回家,父亲的病仍是没有起色,实在没有办法,便让宫中太监把金茶壶带出宫去交给胞弟,卖了换写银两给父亲治病。”

朱翊钧思忖片刻,又看了看一旁天真无知的幼妹,最后叹口气,说道:“赐你二十两白银,再让太医去看看你父亲的病究竟有没有德治。”

“宫中的规矩不能乱,金茶壶朕会派人追回来。”

“至于你……”朱翊钧看向皇太后,“如何处治淑太妃,还是由母后决定吧。”

淑太妃在宫中一向本分,家里还有个重病的老爹,况且她还有个女儿要照顾,皇太后也不好罚她的俸银,只得说道:“回去禁足一月。”

朱翊钧牵起幼妹的手,对淑太妃说道:“你先回吧,晚些时候,朕会派人送她回永宁宫。”

淑太妃推下之后,皇太后单手扶额无声叹气,前朝的事要她这个妇人操心,一双儿女要她照顾,后宫也不让她省心。

朱翊钧最会哄人:“母后,别叹气了,今儿天气好,儿子陪你散心去。”

他陪着皇太后,带上弟弟妹妹,到万岁山登高赏景。红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美女声望系统

坚持的力量

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

已冬

开局一木筏,海上求生

西米鹿

让阔别三年的班花高潮不断

奥术术士

救赎亦或深渊

April是四月

不完全退火

橘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