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叶霜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7章,从零开始摆地摊,一叶霜寒,突出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助理应声点了点头。顺利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务,他终于放下了心,同时感到一阵饥肠辘辘,正准备端起肉燕找个地方品尝,低头一看:“咦,我的午饭呢?”
不可置信地看向桌上的空碗,助理震惊:“老板什么时候这么能吃了?”
又想到随着节目的进行,汤普森对中华食物也慢慢改观,由一开始的浅尝辄止,到后来也会对某个选手做的某道菜毫不吝啬地表扬——发展到现在,对中华食物赞不绝口、大快朵颐,好像也不是不可能?
欲哭无泪的助理只好这么安慰自己,随即快步朝门口的小面摊走去。
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到这种闻着味道就让人直流口水、且让汤普森都赞不绝口的叫做“肉燕”的美食了!
-
厚重的砧板上,沈三元拿着木棒,还在“哒哒哒”地敲着砧上的猪肉。
这是猪后腿肉,瘦多肥少、运动充分,用木棒一锤锤敲打成肉茸,再铺上一层均匀的红薯粉,便制成了薄如白纸的燕皮,吃起来软嫩而有弹性,掺入一点儿藕粉,口感中便增添了一份软糯。
肉燕是闽省的特产。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,每道美食中又包含了这座城市的特性。
比如这道肉燕,便是鲜美细腻中不失清爽。
前任厨神潜居在闽省数个月之久学来肉燕的做法,又把它教给了沈三元。
沈三元在每次制作的过程中,都不免去想:闽省是个什么样的城市?生活在那里的人又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口味的食物?
想得多了,她便想去看一看。
不止是闽省。
沈三元想,她或许明白了每届厨神在上任前都要到人间实习的用意,也更加体会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。
正胡思乱想之际,放在一旁的手机不甘寂寞地响了起来。
“叮咚”“叮咚”连续响起好几道消息提示音:
【向钱进:沈三元,和工厂谈好了,辣椒酱不日就可以投入生产,马上就可以上市了!】
【向钱进:继豆腐乳之后,终于又有了一样佐饭菜!】
【向钱进:真想让你做的每道菜都上架超市,哎~不过没关系,等安顿好了农场,我还会再来的!】
项前进的话让沈三元又想起了他来吃肉燕那天——
因为农场事务繁忙,项前进吃完这顿就要准备赶去机场。
临别之际,他恋恋不舍不肯走,舍不得徐茂阳、舍不得沈三元,当然,主要还是舍不得那碗肉燕。
在小面摊左看看右看看,面条带不走、咸菜不好带,小菜架子上的那盆辣椒酱一下映入眼帘。
红艳艳的辣椒碎浸在汪汪的菜籽油里,色泽鲜亮,闻起来又香又辣,吃进嘴里更是咸香适宜、十分下饭。
项前进可怜巴巴:“让我带一罐辣椒酱回去吧?”
沈三元无奈又好笑,只好点头。
这厢,项前进的消息不断:
【那天老吴来的时候,正好赶上饭点,桌上那么多盘山珍海味不吃,愣是看上了那罐辣椒酱。——诶,老吴还记得吗?豆腐乳加工厂的老板。】
【他一尝,也觉得好,就想着和豆腐乳一样装在玻璃罐里上市。】
【现在想想,也算是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啊~“沈三元”商标的业务又添一项~】
【农场里的辣椒已经种下了,原料供应方面你不用担心!】
看完消息,沈三元拿起手机,回了个:【好。】
又问:
【肉燕冷冻后已寄到平城,收到了吗?】
项前进没有再回,沈三元便忙其他事去了。
-
平城大学,第一食堂。
在早八专业课的迫使下,易莹连同室友四人拖着疲惫且沉重的脚步来到了食堂。
一号窗口是包子、二号窗口是肠粉、三号窗口有烧饼、四号窗口是汤粉、汤面……
四人各打了一碗汤粉,找了个空座位坐下,准备开吃。
周一敏挑着面条:“最近的热搜你们看了吗?”
“你是说那个《我是大老板》综艺?”
“差不多吧,就郑思唯和徐孟晨都推荐的那家小面摊。”
蒋文佳疑惑:“你说这个干嘛?平城距离横市八百里远,我们又吃不到。”
周一敏放下手里的筷子,叹了口气:“我就是想知道让两个死对头都要推荐的面条到底有多好吃。总不会像食堂里做的一样,粉都煮烂了,还是寡淡无味。”
蒋文佳闻言也叹了口气:“之前有豆腐乳就着吃还好,现在那个牌子的豆腐乳一上架就被抢没,我去了超市好几次都没买到。”
“就是,也没个网店什么的,老板会不会做生意啊。”
易莹和闻慧一直低着头,没说话,周一敏和蒋文佳觉得奇怪,问:“你俩怎么吃粉吃得这么投入,有这么好吃吗?不是还和平常一样清清淡淡、没什么味道嘛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